为持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切实增强广大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10月23日,我校安保处组织了以“增强防范意识,共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反电信网络诈骗与消防安全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专题讲座和应急疏散演练,2024级、2025级安全委员参加活动。
聚焦反诈,守护师生“钱袋子”
在反电信网络诈骗专题讲座环节,安保处李老师结合高校高发案例,为在场师生上了一堂生动而深刻的“防骗课”。他深入剖析了“冒充客服退款”、“刷单兼职诈骗”、“虚假购物交易”、“冒充熟人领导”等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典型诈骗手法,并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其作案套路与话术陷阱。“未知链接不点击,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李老师通过朗朗上口的防范口诀,提醒师生务必筑牢心理防线。他特别强调,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网络社交中,要始终保持警惕,一旦发现可疑情况,应第一时间与辅导员沟通或拨打报警电话,坚决守护个人的财产安全。
防火于未“燃”,巩牢校园“防火墙”
紧随其后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由安保处赵科长主讲。他结合高校人员密集场所的特点,详细讲解了火灾的严重危害性、初期火灾的扑救方法、火场如何逃生法以及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重点强调了宿舍内严禁使用违规电器、保持消防通道畅通的重要性,让“防火于未燃”的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实战演练,提升应急疏散能力
理论培训结束后,一场模拟真实火情的应急疏散演练在多媒体教室紧张有序地展开。安保处的工作人员立即启动应急疏散预案,引导楼内师生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撤离至指定的安全集结区。整个疏散过程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反应迅速,达到了预期效果。
本次活动将理论宣讲与实战演练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师生对电信网络诈骗的辨识与防范能力,提升了大家的消防安全素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协同处置能力,为构建和谐、稳定、安全的校园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