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来源: 作者: 访问量: 2024-05-10

幼儿园保育工作的改进措施

学前教育学院:王娟

随着幼儿教育理念的发展,幼儿园保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保育员缺少对保教结合原则的正确认识,保教工作脱节;保育员专业素养不高,缺乏保育技能;保育工作缺乏评价与监督机制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有以下改进措施。

一、提升保育观念,认识保教结合的重要性

观念对行为起到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幼儿园园长还是其他工作人员都要真正认识到保育工作的重要性,自上而下树立正确的保育观,改变重教轻保、重智轻德、重知识传授轻个性培养等错误观念,从思想上认识到保育工作并非是保育员的“专利”,幼儿园工作人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确保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幼儿园中存在的保教脱节的现象,教师和保育员应该更新观念,全面落实各项保育工作,将保教结合原则真正落到实处。保育员在对保育实践进行总结后,应不断了解幼儿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从而在具体工作中知道要注重个个体差异,生活护理中更注重引导,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如,照顾种植角时指导幼儿护理植物;进餐时对幼儿进行分层指导、适度帮助幼儿。同时,教师也要在各项教育活动中注重对幼儿进行保育引导。比如,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幼儿进行审美情趣和能力的培养,又要提醒幼儿注意坐姿端正、握笔正确、手眼保持一定的距离;在户外活动时,既要培养幼儿身体运动的协调性,又要及时提醒幼儿增减衣服、预防感冒;运动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精神、情绪、面色、呼吸、出汗量等情况,并及时组织幼儿休息;等等。

二、加强保育员专业素养的培养,提高保育技能

保育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是幼儿园保育工作的保障,幼儿园应根据保育员的水平,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幼儿教育理论和保育工作操作规范为核心内容,全面、系统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保育员的专业素养。首先,幼儿园应对保育员加强培训,以“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学前教育专家对在职保育员进行培训。在培训中深化保育员对保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调动保育员对本职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邀请优秀保育员分享保育经验和方法,并着重对保育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指导。其次,幼儿园以“走出去”的方式,定期让保育员到相关机构进行学习,掌握最新的学前教育理念。同时,幼儿园可以分期分批组织保育员到优秀幼儿园参观访问,观摩优秀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开展情况。最后,保育员之间相互交流经验,提高保育技能。幼儿园可以定期开展保育员工作研讨会,对保育员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寻找适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

三、构建全面、科学的保育工作评价与监督机制

幼儿园保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是保育工作处于健康状态的保障。幼儿园需要构建保育工作相关的评价与监督机制,通过相关评价与监督来发现问题,并提出适合本园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保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幼儿园要明确保育员工作评价的目的。幼儿园根据评价标准,对保育员进行理念、道德、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评价,其根本目的是促进保育员专业发展,确保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健康发展。其次,明确保育员专业素养评价的主体(如幼儿园园长、副园长、学前教育专业领域的专家),并通过合理地设计评价内容,保证评价结果的有效性。最后,幼儿园可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制订保育相关的评价指标与要素,并对保育员工作情况作作出全面科学的评价,从而促进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公众号二维码

象湖校区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66号
杜岭校区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市民新村北街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