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新闻
部门新闻
首页 > 部门新闻 > 正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密码
来源: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11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何以能够在力量悬殊的困境中扭转乾坤,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新中国。通过研读《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第四章,我们清晰地看到,这场历史性胜利的核心密码,正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这一立场不仅体现在政治纲领中,更贯穿于军事斗争、经济改革和社会动员的全过程,最终汇聚成不可阻挡的人民伟力。

一、土地改革:以民生解放凝聚革命力量

抗战胜利后,中国农村的核心矛盾是土地分配极度不公。国民党政权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纵容官僚资本掠夺,导致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陷入赤贫。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共产党于1946年发布《五四指示》,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在东北解放区,500万农民获得7000万亩土地;华北地区通过“抽多补少、抽肥补瘦”,彻底打破封建土地所有制。这种“砸碎锁链”的变革,让农民第一次成为土地的主人,迸发出保卫胜利果实的巨大热情。淮海战役中,543万民工推着88万辆小车支援前线,陈毅元帅感慨“胜利是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这正是土地改革激发人民力量的生动写照。

二、人民战争:军民融合铸就钢铁长城

共产党的军事战略始终与人民利益深度绑定。面对国民党430万美式装备军队,解放军创造性地提出“十大军事原则”,其本质是依靠群众打人民战争。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在无后方补给的情况下,依靠群众建立根据地,实现“行军有向导、伤员有藏匿、情报有网络”。平津战役期间,北平地下党发动学生、工人保护工厂学校,2000多名党员秘密绘制城防图,为和平解放创造条件。毛泽东提出的“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著名论断,正是建立在“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一深刻认知之上。

三、民主协商:构建最广泛的人民阵线

在第二条战线的开辟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超凡的政治智慧。针对国统区恶性通胀(1948年法币贬值725万倍)、特务统治的黑暗现实,党领导学生发起“反饥饿、反内战”运动,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反对官僚资本,联合知识分子争取言论自由。1948年“五一口号”发布后,李济深、沈钧儒等350余名民主人士突破封锁奔赴解放区,新政协筹备会汇聚各阶级代表,最终形成的《共同纲领》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人民民主专政国家”。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使共产党从“无产阶级先锋队”升华为全民族利益的代表者。

四、自我革命:永葆为人民服务的政治本色

更值得深思的是,共产党始终以刀刃向内的勇气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47年解放区开展“三查三整”运动,处理了混入队伍的8%不合格分子;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务必”,严禁给领导人祝寿、命名地名,这些举措与国民党“五子登科”(抢房子、车子、金子、票子、女子)的腐败形成天壤之别。当傅作义看到西柏坡土坯房里彻夜工作的毛泽东时,终于明白“这样的政党注定要胜利”。

结语:

七十多年前的这场伟大变革告诉我们:谁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人民就会把谁捧在手心;谁与人民血脉相通,谁就能获得改天换地的力量。今天,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人民为中心”不仅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更是新时代赶考路上的根本遵循。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既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宣言。让我们从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在新时代继续书写属于人民的辉煌篇章!


象湖校区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66号

杜岭校区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市民新村北街9号
版   权  所  有: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郑幼马院
幼观天下小论坛
梁眼有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