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确保新学期教学工作顺利开展,2月14日,我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室、“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课程组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组全体教师纷纷召开春季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会议由各教研室负责人主持。
4日上午9点,“习概论”教研室在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中心组织教师进行春季学期第一次集体教研。首先,刘亚鹏老师就课程习题库建设、教学进度、实践活动等教学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其次,老师们围绕导论主体部分进行讨论,重点研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的时代背景、科学体系、历史地位等内容,最后,老师们就热点问题如何融入课堂开展研讨,并提出建设性教学建议。

“习概论”教研室集体备课
同一时间,“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学术交流中心606B召开本学期首次集体备课会。首先,教研室负责人王梦孜老师就本学期《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整体情况进行说明,并就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与安排进行简要介绍。其次,教研室老师针对开学第一课的具体内容进行集体教研。教研室老师针对寒假热点事件如何有效融入课程进行了热烈讨论并达成共识。最后,王梦孜老师对教案、课件和教学纪律作出要求,强调教案撰写要与教学内容保持一致,避免出现雷同和两张皮现象;课件中选用的素材、案例要有政治性、权威性、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严格落实上课时间,提前与学生沟通上课地点,避免迟到早退旷课等教学事故发生。

“德法”教研室集体备课
2月14日下午,形势与政策课程组召开线上新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本次备课会,结合教学要求和备课情况就本学期四个专题教学内容大纲进行了简单汇报与讨论,并就新学期第一周专题《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作了重难点的梳理。随后,与会所有老师共同参与到专题内容的教学讨论环节,大家普遍认为,目前专题内容的讲授要紧密结合教育部下发教学要点及时进行更新,同时还要避免与其他学科专题内容上的重复,要讲出形策课的鲜明特点。集体备课是促进教师间交流合作、分享彼此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教师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成长,提升教学水平。

“形策”教研室集体备课
2月14日上午9点,“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课程组在学术交流中心605召开春季学期第一次集体备课会。课程组教师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教学实施计划、课程考核方式进行了讨论,确定了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内容范围,明确本门课程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按照任务分工,张莹老师就导论部分的内容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素材,老师们也为本学期“第一课”的教学提供了备课思路和教学建议,以期为新学期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准备。

“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课程组集体备课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组在智慧党建和思政教育中心进行第一次集体教研。课程负责人王昱君老师首先就本学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大致的时间安排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开学前教师们需提交教案等材料做了统一要求。随后,老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积极发表看法,纷纷表示会严格按照要求,互帮互助,不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发挥师德课育人功能。最后,备课组负责人王昱君老师作本课程教学总结性要求,强调要高度重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案例选取要准确有关联、贴近学生,并且要充分重视、配合并有序开展本课程的廉洁教育实践活动,确保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教师职业道德”课程组集体备课
马克思主义学院一直将教学作为首要重要工作,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把教研活动做细做实,通过本次集体备课,各教研室和课程组老师们明确了目标与任务,增强了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对教学设计的把握能力,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分享和交流,实现了教学方法资源共享,达到了相互提升的目的,为春季学期开学后的各项教学工作以及持续做好常态化集体备课做好了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