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和《新时代高等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和针对性,使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10月22日,马克思主义学院成功举办“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暨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学院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和郑州黄河护理职业学院思政部全体思政课专兼职教师共同参加本次专题培训。培训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彩霞主持。我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元奎出席会议并做指导讲话。
校党委委员、副校长张元奎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思政课教师的培养,奋进新征程需要每一位思政课教师更好地担当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光荣使命。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努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积极作为,勇毅前行。
此次培训邀请到2022年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技能“大比武”活动“德法”课教学展示特等奖活动者王姗姗老师、“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吴悦老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张珺倩老师和首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特等奖获得者侯丽羽博士四位专家进行专题培训授课。

王姗姗老师以“中国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为主题,结合生动的个人楷模范例、新时代英雄群体实例讲授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使老师们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更深一层的认识;吴悦老师以“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这一专题分享了形势与政策课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思路,还将自己“四链合一”和“四课衔接”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进行分享;张珺倩老师以“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主题讲授如何准确的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她的课理论框架及教学设计丰富详尽,教学内容设计有特色、有亮点;侯丽羽博士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导向”为主题,以“一个目标”“三种形态”和“五步解题”三个方面详细阐释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道与术”,指导各位老师怎样设计好一节有思想、有理论、有亲和力和有针对性的思政金课。四位专家在交流讨论环节还倾情分享了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她们在参赛当中的心得体会,给老师们进行了教学能力提升的科学指导,获得一致好评。参会老师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受益匪浅。
最后,梁彩霞院长指出,本次专题培训为思政课教师搭建了专业化的学习平台,铺架了进阶高质量课堂教学的梯子,促进了老师们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也使所有老师在学习和交流中有了新的思考,新的收获。各位老师要以此次培训为契机,学思践悟,知行合一,提升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推进学院教学质量内涵式发展。
我校党委历来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视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我院将以此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教学能力,磨砺教师教学基本功,持续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为我校高质量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