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思政部紧紧围绕“把疫情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主题教育活动,在教学过程中突出疫情防控、坚持“四个引领”,做实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
坚持理论引领
积极搜集抗击疫情战役中发生的感人事迹和丰富素材,深入挖掘素材中蕴含的教育价值,融入到思政课中,强化思政理论课对学生观察现实的理论引领性。如组织学生观看河南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在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后的重要讲话,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为什么中国经历了那么多战争,那么多坎坷与磨难,依然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强不息、团结奋斗、家国一体、积极担当、不畏艰险、愈挫愈勇的家国情怀和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千年不倒的精神密码。

坚持科学引领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授课中,思政课教师不仅关注疫情动态和国家的重大举措,而且注重引导学生科学防控。大家运用网络视频资源普及科学防控疫情知识,教育学生学会科学防疫、帮助家人科学防疫。针对社会上存在的疫情谣言,引导学生理性分析、科学应对,树立正确的是非观、科学思维观,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同时,加强心理辅导,增强学生心理免疫力。让学生认识到只要科学的认知,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心理恐慌。

坚持情感引领
注重教学中的情感共鸣,结合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与学生齐学共话疫情防控,李宗洁老师在课后写了致同学们的一封信《在抗击疫情斗争中做好思政引路人》,借助网络平台公开发布,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责任教育与感恩教育。苗真真老师发动学生给抗击疫情的英雄们写信,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对英雄的感谢与感恩。可以说,在这个抗击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学生们不仅没有被困难击倒,而且学会了关心他人、体谅他人,学会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

坚持“四个自信”引领
意识形态工作是极端重要的工作,加强四个自信教育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目的。疫情防控期间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奇迹,举世瞩目且振奋人心,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有效实现了疫情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教师们运用鲜活的事实,深入浅出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为什么”“怎样看”,讲清楚抗击新冠疫情中国为什么能、为什么行,使同学们深切感受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大提升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