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推普赋能乡村振兴 青春建功中原沃土
来源: 编辑:中国语言文学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和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两高四着力”,引导青年学子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奋斗精神”,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依托河南省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优势,组织师生走进河南省尉氏县邢庄乡、庄头乡,以普通话推广为抓手,将 “行走的思政课” 融入乡村振兴实践,让青春力量在中原沃土上绽放担当光彩。

根植沃土,推普从“幼苗”启航

教育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而语言文字是教育传承的重要载体。实践期间,实践团队走进邢庄乡幼儿园,以孩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语言文化浸润活动。志愿者通过绕口令挑战、绘本讲读、甲骨文科普以及诗词讲解等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普通话的兴趣和热爱。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标准的普通话发音,还感受到了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志愿者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肢体动作,将一个个故事、一首首诗词娓娓道来,让孩子们在听、说、读、写中享受语言的魅力。

在邢庄乡幼儿园的活动之外,实践团队特别走进史庄村村委会,为村里的孩子们带来妙趣横生的语言启蒙课。志愿者们带着学校师生原创蒲公英系列绘本和绕口令卡片,在村委会搭建起临时讲台。“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 孩子们跟着志愿者反复练习,稚嫩的童声在村委会大院里回荡。绘本讲读环节,志愿者通过角色扮演和互动提问,引导孩子们用普通话表达想法。有趣的活动既点燃了乡村孩童的语言兴趣,更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种子,播撒在乡村教育的最基层。这一场景,正是青年学子“走出校门、投身实践”,将优质教育资源下沉到最基层的生动写照。

精准助力,为青春梦想“正音”

聚焦乡村学子全面发展需求,学校实践团队精准对接邢庄乡昱华中学,为高中生量身打造语言文化素养提升课程。志愿者化身“小老师”,从发音原理讲起,通过单音纠正、词语练习、情景对话等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标准普通话的发音技巧、克服方言影响,传递“讲好普通话,沟通更自信”的理念,为乡村学子的全面发展注入新动能。

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重要基石。它不仅帮助青少年准确讲述家乡故事、生动描绘祖国发展,更能让他们在规范表达中深刻领悟中华文化,筑牢民族认同的精神根基。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既是青少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培育民族自豪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纽带。

深入田间,让普通话成为助农“金钥匙”

语言是沟通的桥梁,更是产业发展的助力。志愿者带着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命,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与乡亲们亲切交流。他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细致地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性,鼓励大家积极学习和使用普通话,打破沟通壁垒。

更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敏锐捕捉到电商兴农的新趋势,运用自身标准的普通话优势,协助当地农户学习农产品直播销售话术。这堂 “实践课”,生动诠释了“把技术用到群众生活”、“在服务人民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的实践真谛,同时也鲜活展现了 “语言赋能产业” 的实践路径和让普通话成为乡村振兴的 “实用技能”的现实价值。

作为河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始终立足国家战略高度,扎实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创新发展。此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既是学校发挥基地示范引领作用的重要举措,更是青年学子践行"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理念的生动写照。未来,学校将持续深化实践育人内涵,引领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勇担使命:在文化传承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国情认知中坚定理想信念,在服务奉献中锤炼过硬本领,让青春在躬身践行"豫"见未来的伟大实践中绽放时代光芒!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国语言文学院 版权所有
象湖校区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66号
杜岭校区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市民新村北街9号

郑州幼专中国语言文学院
公众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