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概况与培养目标
专业概况:
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隶属于旅游大类,专业代码为540105,是结合旅游、教育、管理的复合型专业,紧跟旅游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趋势,注重实践与创新,我院致力于培养“懂教育、精策划、善服务”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学生提供多元化职业发展路径。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培养理想信念坚定,传承技能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数字素养、职业道德、创新意识,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具备职业综合素质和行动能力,面向技能培训、教育辅助及其他教育、旅行社及相关服务等行业的研学旅行指导师、讲解员、导游、安全员、研学旅行基地运营与管理等职业,能够从事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的高技能人才。
二、核心课程与资格证书
专业核心课程:
1.研学旅行指导师实务:明确服务程序和服务质量要求、讲解技巧,能够进行大规模学生团队的组织、游戏化教学和项目管理,了解数字化业务流程管理、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应对策略。
2.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熟练掌握中小学教育教学理论,能够规划整体研学线路,进行学情分析、课程内容设计,熟练掌握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等研学课程设计方法。
3.研学旅行基地运营与管理:学习了解研学旅行基地设施与服务规范、各级研学旅行基地准入标准及申报、研学旅行基地运营和管理、研学旅行基地规划设计,具备研学旅行基地规划设计、申报与管理的能力。
4.研学旅行市场营销:学习新媒体营销、用户与内容定位、数据分析、运营等,掌握市场调研和分析的知识,具备线上线下营销策略的制定及产品营销能力。
5.导游实务:具备从业素质、职责要求及礼仪规范、导游职业道德规范,学习导游讲解、心理服务、组织协调活动的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重大自然灾害的避险、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及出入境相关知识,具备讲解、安全管理、组织协调、良好沟通等能力。
6.教育学:培养运用不同教育方法的能力,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去探究小学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具有教育评价与研究的能力。
7.心理学: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掌握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问题与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的能力。
专业拓展课程包括新媒体运营、非遗与手工、黄河文化、河南民俗与生活等。
资格证书:
在校可考取“导游员资格证”“小学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1+X研学旅行课程设计与实施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
三、实践实训与精品活动
校内实训:
校内建有虚拟研学旅行指导实训室、急救实训室等,在校内可以进行研学课程开发、导游模拟讲解、安全急救技能演练等实训内容。
校外实训:
我院与郑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艺术小学等郑州市内多所优秀小学、新郑市黄帝故里景区管委会、中科大数据研究院等优秀研学基地、河南哲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研学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学生可至上汽集团乘用车郑州基地、郑州市海昌海洋公园、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等地开展研学实践,满足学生各个层面的实训要求。


精品活动:
在校内举办导游讲解员大赛、服务礼仪大赛、旅游智多星大赛、红色研学线路设计大赛等比赛,提升学生专业基本功,参加了2024年度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学旅行赛项),获得省级二等奖4人次。

四、专业特色与就业情况
专业特色:
我院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专业立足文学院深厚的文化底蕴,构建“文化+教育+实践”三位一体的特色培养体系。以文化传承为根基,开设汉语言文学知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黄河文化等课程,强化学生的文化素养与内涵积淀;融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理论,赋能研学课程设计、活动策划与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懂教育、善沟通”的专业人才。依托地域文化资源优势,注重红色精神传承与黄河文化创新转化,打造“文化育人”特色方向。同时,通过旅游公文写作、研学旅行课程设计等课程,提升学生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研学产品的能力。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兼具教育思维、文化底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研学人才,服务于中小学素质教育、文旅融合发展及文化传承创新领域。

就业情况:
毕业生主要面向研学机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旅行社、文博场馆和公共文化场馆等企事业单位就业。就业岗位主要有研学旅游指导师、导游员、研学课程开发师、研学线路设计师、研学旅行产品销售、研学旅行营地运营人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