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杨若晴 尹朵朵 王敏
作品名称:《荒原纪行》
指导老师:朱亚楠 郑晗玥



作品介绍:
我们的三幅主画与周边装置共同构建恐龙故事:墙上有翼龙翱翔、火山旁逃生恐龙,中间是化石拼接;地面辅以卷轴、恐龙模型,营造古生物氛围。 我们的创作思路是——恐龙灭绝的 “自然而然”,我们聚焦恐龙灭绝,用艺术呈现 “自然进程”: 翼龙(左上方):描绘其在远古天空自由生存,代表恐龙时代的 “生机阶段” ,展现自然赋予的原始活力。火山逃生恐龙(右上方):以火山喷发为背景,刻画恐龙逃亡,暗示自然环境剧变,是灭绝进程“转折触发” 。化石拼接(中间):破碎画板拼出恐龙骨架,象征漫长地质年代里,恐龙经自然演化、灾难,最终定格为化石,是灭绝的 “结局呈现” 。从生机、遇变到消逝,我们用画面串联,呈现恐龙因自然力量(如地质活动等),遵循 “自然而然” 规律走向灭绝的过程。 借恐龙灭绝呼吁大家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

姓名:胡怡茜,温灿宇,谢运梦
作品名称:二十四花信作品
指导老师:郑晗玥 朱亚楠

作品介绍:
本作品以二十四节气为魂,借藻井图案之形,用多组方块呈现不同节气对应的传统纹样。色彩随节气更迭,分别以黄绿,绿红,黄橙,蓝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图案融自然物候,将古老节气智慧与藻井美学融合,以装饰性语言,传递时序之美与文化传承 。

姓名:宋雨鸽 杨雅彤 孙雅阁 冯静怡
作品名称:《水墨蕾丝》
指导老师:郑晗玥 朱亚楠




作品介绍:本次创作以《水墨蕾丝》为题,呈现1m×3m水墨作品。 将传统水墨的氤氲意境与蕾丝纹样的细腻肌理结合,探索东方美学与西方装饰元素的对话,以墨色浓淡模拟蕾丝通透感,用线条交织构建虚实相生的视觉层次。表现手法上采用生宣泼墨打底,趁湿勾勒蕾丝纹样,融入缠枝、云纹等传统元素,通过破墨、积墨技法增强立体感,使平面水墨呈现立体织物的触感与韵律。 情感表达上试图以水墨的写意精神解构蕾丝的精致符号,传递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朦胧诗意,探讨女性细腻情感与东方哲学的共生关系。 这幅作品是对材料边界的实验,亦是对文化交融的视觉诠释,望能引发观者对传统美学当代转译的思考。


姓名:张婷 闫广园 李一诺
指导老师:郑晗玥 朱亚楠
作品名称:《鼎墨堆韵》



作品介绍:
我们通过锦灰堆的形式,重构商周青铜文明的记忆现场。用小楷、章草、隶书等多种字体混搭,让它们相互叠加,在锦灰堆斑驳交错的基底上,勾勒出青铜鼎的庄重轮廓。远看,是威严大气的青铜古器;近看,满纸皆是笔墨生香。正如青铜器历经千年腐蚀,绿锈斑驳反成瑰宝。残缺非终点,而是永恒的起点。



姓名:李瑞君 兰少兵 程子涵
作品名称:《丘山志》
指导老师:朱亚楠 郑晗玥



作品介绍:
《丘山志》创作理念以陶渊明《桃花源记》为魂,创作的这幅《丘山志》,循“自然而然”之旨,绘重彩山水。借草木诗词意韵,以青绿、粉紫等色晕染山峦溪谷,让繁花茂树自在生长。将桃花源的幽谧、自然本真融入笔端,打破常规山水色调,于层叠山水间,营造出如诗如梦的隐逸之境,传递对自然纯粹之美的向往,以重彩彰示山水生机,呼应桃花源“复得返自然”的超然意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