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欣赏
作品欣赏
首页 > 作品欣赏 > 正文
美术学院2023级艺术设计专业毕业作品 —平面设计方向
来源: 作者: 编辑:美术学院 2025-09-11

1作品名称:《豫调千章》

班级:23级艺术设计301班

姓名:霍欣冉

指导老师:吴雪影


作品介绍:

《豫调千章》系列纹样插画,紧扣河南传统民歌《牧羊曲》《编花篮》《茉莉花》,以“豫音悠扬,经典传唱”为核心理念展开创作。

从文化溯源看,河南民歌承载中原大地风土人情,是地域文化的鲜活缩影。设计提取《牧羊曲》里田园牧歌的悠然、《编花篮》中劳作民俗的质朴、《茉莉花》间清雅芬芳的意韵,转化为视觉符号。运用绚丽配色与传统纹样语言,如《牧羊曲》以灵动线条勾勒羊群、山川,传递自在意境;《编花篮》借繁花图案呼应编篮工艺,彰显民俗活力;《茉莉花》用细腻花瓣造型诠释曲中情致。

在呈现形式上,将民歌听觉体验转化为视觉审美,通过二维码链接动图,突破静态局限,让传统与现代交互。以插画为载体,激活河南民歌文化基因,使受众在欣赏中感受中原文化深厚底蕴,助力经典跨媒介传承,搭建起连接过去与当下的艺术桥梁,让豫调之声借视觉之美,传得更远、更动人



作品名称:《豫核守义》

班级:23级艺术设计301班

姓名:赵柯 许勤勤 陈怡霖 李思瑶

指导老师:张君陶


作品介绍:

本设计以“豫核守义”为主题,选取河南历史人物穆桂英、花木兰、包青天,将传统精神与赛博朋克风格融合,彰显中原文化内核。

  穆桂英以蓝色与粉色为主色调,象征刚柔并济。发光长枪缠绕能量光带,翎子内置纳米发光装置,背后靠旗做成悬空效果,科技感加强,展现护国大义。花木兰以红、蓝配色,红表热血,蓝显沉稳发光飘带如数据流飞扬,长枪注入能量,透明眼罩兼具防护与战术分析功能,诠释替父尽孝的忠孝精神。包青天以黑紫配色,尽显威严与智慧。玉带嵌入智能芯片可投射全息案情,乌纱帽饰以黄色光效,透明面纱搭载情绪识别技术,辅助明察秋毫,传递公正执法的公义担当。

  在视觉呈现上,传统丝绸、金属材质与全息投影碰撞,暖光勾勒传统轮廓,冷光突显科技感。动态设计中,人物招式融合戏曲身段与机甲动作,让忠义、孝道、公正的河南精神在科技浪潮中焕发新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吸引年轻观众感受豫剧人物的精神内核与文化魅力。



作品名称:《泡泡里的1952》

班级:23级艺术设计301班

姓名:周怡 冯琬梅 郭琳晗

指导老师:吴雪影


设计说明:

围绕油厂工业遗产和“十五五”规划为核心,借创意设计回溯1952年的工业岁月,“老故事,郑青春”为主题,从郑州油化厂切入,用年轻化,创意化语言探索其中的奋斗精神与时代价值。

   1952的故事封装于载体“泡泡”中以创意为桥,打破历史与当下的边界,成为可感知的IP形象。

河南特色方言融入使角色更加鲜活,将工业遗传的硬核力量呈现出一群“不靠谱但超努力的逗比英雄联盟”,诉说当年的热血与担当。

作品名称:《山川有灵· 栾川有约》

班级:23级艺术设计301

姓名:胡恩言 王梓硕 王珂

指导老师:吴雪影


作品介绍:

作品围绕栾川十个4A级以上景区的核心元素和文化元素,以“山水肌理·文化基因”为核心将栾川十大景区的地质奇观、生态智慧 、人文精神转化为可感知的家族IP叙事体系。用拟人化自然元素构建三代同堂的守护者家族,形成从IP形象到沉浸式体验的完整文旅创新生态,让栾川山水成为可对话、可传承的“活态文化基因



作品名称:《花间甜事》

班级:23级艺术设计301班

姓名:王鑫如,许乐乐,常涵珂,苏羽楚

辅导老师:王品

设计说明:

这是以二十四节气为脉络,为“花间甜事”甜品店创作的系列节气主题插画。将传统节气文化与甜品、自然山水融合,如惊蛰篇里甜点与春日繁花、山水共生谷雨篇借田园景致衬应季甜品夏至以荷花、民俗元素搭粉色甜点芒种用麦田、农忙场景配特色甜食。通过水彩画风,以清新色彩、细腻笔触,营造节气氛围与甜蜜意境,让甜品成为连接传统节气与生活美好的载体,传递“花间甜事”在不同时节,用甜品诠释自然、人文交融的品牌理念。




作品名称:《地腔天韵》

班级:23艺术设计302班

指导老师: 吴雪影

姓名:翟晓 何佳鸽 宋家祎


作品介绍:

作品以马街书会为灵感,它是来自河南省宝丰县的传统曲艺盛会,距今700多年历史每年农历正月十三数千曲艺艺人汇聚基于此,我们创作了五款可爱搞怪风格的人物IP形象。每个角色手持三弦、坠胡、河洛大鼓等马街书会经典乐器,通过夸张表情与趣味动作,搭配系列表情包、文创产品,将传统曲艺文化与现代潮流融合。以年轻化、萌态化的设计语言,打破大众对传统曲艺的刻板印象,用轻松活泼的形式吸引年轻群体关注,助力马街书会焕发新活力,重新走进大众视野。


作品名称:《福乐和鸣》

班级:23级艺术设计302班

姓名:李书平 刘芊语

指导老师:吴雪影


作品介绍:

《福乐和鸣》是以河南“五福”文化(福、禄、寿、喜、财)为内核,巧妙融合古琴、河洛大鼓、编钟、阮、贾湖骨笛五种中原代表性乐器。设计大胆突破,将每“福”与其象征乐器深度绑定,赋予独特拟人化角色形象,实现“人乐合一”的生动隐喻。运用丰富多元的色彩,既吸引当代审美,又通过象征性解读乐器特质与福文化内涵。通过传统乐器符号与现代潮流视觉、人物化表达的碰撞,焕发古老乐器时代魅力,让观者在感受视觉与形式之美时,沉浸式体验河南“五福”文化的丰厚底蕴与美好祈愿,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鸣。


作品名称:《小梦的甲骨奇遇》

班级:艺术设计302班

姓名:刘梦柯 张梦园

指导老师:吴雪影


设计理念

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甲骨文作为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所在,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为了让更多人尤其是儿童能够深入了解河南的历史文化,感受甲骨文的独特魅力,我们特别设计了这本以甲骨文为主题的绘本。


作品名称:《龙吟凤华》

班级:艺术设计302班

姓名:王馨蕊 孔梦婷 张宇佟 付思佳

指导老师:张君陶

作品介绍:

本设计的灵感来源于河南焦作苏家作龙凤灯舞,将其演出道具进行拟人化的IP设计采用凤灯与每个龙灯独特的元素与色彩进行设计,突出其文化特点,整体以可爱的形象呈现,能够带给大家一种亲切感,希望这亲切形象能吸引大家了解和认识苏家作龙凤灯这非遗文化。



作品名称:《窑韵遗风》

班级:23级艺术设计2班

姓名:李润蕾 李媛媛 李钦艺 张开梅

指导老师 张君陶


作品介绍:

本设计以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为灵感,将器物美学与文化内涵转化为拟人化IP形象。汝窑IP身着天青色衣袍,搭配蝉翼纹装饰,展现其“雨过天青云破处”的淡雅意境;官窑IP以紫口铁足为元素,服饰采用沉稳的黑褐色调,融入开片纹样,彰显端庄大气的宫廷气质;哥窑IP的冰裂纹服饰如同碎裂却优雅的艺术品,体现“金丝铁线”的独特魅力;钧窑IP以绚丽窑变釉色为基础,服饰色彩斑斓,流动感十足,突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定窑IP身着白瓷质感服饰,点缀印花图案,展现其白中泛黄的温润质感与精细刻花工艺。每个IP均融入标志性器物造型作为配饰,通过生动形象传递宋代五大名窑的千年匠心与艺术价值。




友情链接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学院版权所有

象湖校区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郑开大道66号

杜岭校区地址:郑州市金水区市民新村北街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