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土重来的新冠疫情彻底改变了2022年秋季教学模式,对于以技能训练为主的美术学科来说,当三尺讲台与实训实践基地被迫变成一方屏幕,网课成了学生的唯一选择。面对着这样的形式,老师们深切地感受到了这场疫情大考之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的现实,老师们八仙过海地尝试着新的教学方法,重塑着疫情下更适合的线上课程内容。
本学期的课程已结束,为进一步提升我院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体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12月21日下午14:30美术学院开展了以“智慧分享、携手共研”为主题的线上教学交流分享会。


交流分享会按两大组三小组进行,两大组为新进专任教师组与中青年教师组;三小组为美术教育、艺术设计、学前和小专业组,每组有1-2名教师分享。各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及经验做了精彩分享,每小组成员全部进行完进行互动点评。会议由任济方副院长主持,朱晓飞院长全程参与。


新进专任教师组白启冬老师通过教学课件和学生作业,展示了学生对于绘本绘制与设计的综合运用能力;在学前美术课堂中,注重提高学生对于素描造型和线描画掌握的方法技巧;最后就今后教学工作中拟突破的重难点、困惑点进行总结。


郭亚丽老师从备课、授课、课后反思三个方面加以分享,她提出备课除依据教材外还应向前辈教师请教,做出符合学情的课程安排;要时刻关注课堂反馈,针对学生的接受程度及时做出调整,适当增加学生喜闻乐见的课程内容,以此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李俊瑶老师提出在绘画创作课程中,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灵活调整,使授课内容不仅与学生专业紧密结合,还能充分的调动学习积极性。在造型基础课程中,李老师展示通过直播示范的方式,能使学生能清晰看到作画步骤、掌握绘画技法。


潘望老师从明确目标、多元互动、有效评价、关注需求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她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为例提出,在线上教学中,采用钉钉直播与视频相结合的形式能够打破纯讲授的授课方式,提高线上课程的互动性,加深学生理解;同时还展示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互动评价方式;最后以期末考试情况为例,从提高教学质量及个人教学两方面进行总结。
新进专任教师组进行完,院党总支副书记解华对四位老师的分享依次进行点评与总结。她表示白启冬老师利用课堂示范的形式能够较好的展现教学内容;郭亚丽老师在设备不全的摄影课线上教学情况下,可以鼓励学生关注手机摄影技巧,擦亮学生发现美的眼睛;李俊瑶老师所授的精微素描课程的学生作品,她给与肯定并建议将学生作品以线上云展览进行展示交流;潘望老师利用趣味性的视频辅助教学增加了课程互动性,在作业点评与成绩考核方面给每位老师提供了一些新思路,可以快速地促进其教学成长。


中青年教师组美术教育专业教师代表张丁苒老师讲到,因疫情影响及时将部分无制作材料的手工课程调整为理论与研究讨论型课程;同时让同学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去寻找优秀的学习资源并与同学们分享,将老师讲授、学生单纯地做作业形式转化为以学生为主;另外还倡导增加作业创意形式,将单一的技法学习转化为综合的美术形式,多与中小学美术课程相联系。
美术教育教研室主任柴新昕肯定了张丁苒老师的教学方式,强调美教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社会需求、专业需求进行微调,体现多种能力的培养;建议在以后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开设更多的特色辅修或选修课程,丰富学生的课程内容。


艺术设计专业教师代表冯鹏如老师展示了本学期辅修布艺课程最大的创新点,即服装效果图系列课程。他认为课程开展要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如学生要专升本,此课程可以使学生升入本科院校后更好的融入到专业学习中;在今后的教学中也会加入更多的专业课程,如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等,让学生在以后走进就业市场更加得心应手。
艺术设计教研室主任吴雪影讲到,本专业教研室的每位老师都十分用心的对待课程。无论是在与学生交流中,还是在日常听课之中都得以体现,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普遍较高。另外,她发现在授课过程中,少数老师有课程相互交叉重叠的部分,建议各位老师在教学中应多进行沟通,更好地进行课程衔接。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代表马晓坤老师提出在教学中应充分地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认为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她展示了自己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互评纠错的过程,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每次作业中需要注意的难点;同时通过学生所反馈的信息,为下一步教学进度的开展做出及时的调整,注重时效性、具体性、多样性的教学方法。


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代表王玉晗老师讲到:“我想分享的是关于教学的一点感悟。”她对20级四学期的课程做了复盘,整体地思考了这门课程的重难点,并尝试有意地打破学期的界限,试图建立起前后知识点的关联性,进行有联系的知识点穿插,一是为了拆解难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再者也能引起学生对当下所学内容的重视,但教学效果还需在后续课程中检验。
郭玲玲副教授表示马晓坤老师在对课堂节奏把控中能力较强,十分值得大家学习;王玉晗老师对课程内容善于进行思考,有很多的新想法与新思路。她还说到在今天的教学分享过程之中受益匪浅,每位老师都有自己特色的授课方式、评价方式及教学模式,感觉后生可畏。
任济方副院长强调,教学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各教研室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将各项工作落实落地,抓好重点难点工作和特色工作;要有质量意识、大局意识和团队意识,加强学院教师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加强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不断增强团队意识,形成教学合力,提升教学质量,稳步开展各项教学工作。
最后,朱晓飞院长提出,要将“用心”二字贯穿教学之中,两组教师的分享侧重点有所不同,新进专任教师组多从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享;中青年教师组则更多的从课程设置等方面加以思考,无论是从哪个层面进行分享,都给全院老师带来了许多思想上的碰撞。新的一年马上就要到来,新学期我们要倡导将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融入课堂,落实到教学工作中,凝练艺术教育特色品牌,筑牢课堂教学育人主阵地,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职业人才,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他表示此次教研分享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实现以研促教,以教促学,进而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养和教学质量,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